藏书阁

藏书阁>欢乐颂樊胜美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ldo;最近荆湖一带有点不大太平,范某受皇命往荆湖一带清匪,这也是顺路,况且,对这岳阳楼,我也是早已闻名,此楼屡经战火,早已坍塌,今得重修,范某还要多谢滕大人为天下人留下了一方胜景啊,我若不亲来看看,怎敢为题啊?&rdo;

滕子京举起酒杯,对范仲淹道:&ldo;此次岳阳楼重修,我可是费尽了心力,目前总算如期完工,这个题记,可就全仰仗范大人喽。&rdo;

&ldo;自古以来,在这岳阳楼题字做诗的文人墨客可谓数不胜数啊,就怕我的题记,入不得世人之眼哪。&rdo;范仲淹谦虚着。

&ldo;嗳,范大人何必如此自谦,你这当世大儒写出来的东西,再入不得眼,那这世上也没什么人敢称文人了,哈哈。&rdo;

&ldo;哪里哪里,滕大人过奖了,不过对这岳阳楼,范某却也是真的仰慕已久,试问天下喜文之人,哪个不想在此留下只字片语,以求流芳百世呢?范某也过不了这虚名一关哪。&rdo;范仲淹感叹着,手捋短须,神色向往。

其实这也难怪范仲淹如此患得患失,但凡叫做文人的,哪个不想至岳阳楼一观山水?又有哪一个不想在此留字遣怀?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也常会在许多名胜之处,看到&ldo;张三到此一游&rdo;&ldo;李四到些一游&rdo;之类的呢。但许多前人,已经在此留下太多不世之作,诗仙李白,杜甫,孟浩然,哪个不曾在此题过诗?留过字?这些前朝大毫无疑已经将岳阳楼文化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如果范仲淹真是哪个张三,李四倒也罢了,可这也是在当代倍受尊崇的巨儒,要在此题字,虽然说是他十分渴望的,但那心里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既存着与前人一拼高下之心,又恐一个不好,会影响自己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更怕自己内心会留下阴影,从此难以振奋。

见范仲淹低头沉思不语,李明浩倒也能猜到他的心思,看来,再伟大的人,有时候也免不了受名利困扰啊。

滕子京与范仲淹相交多年,如何猜不到他的心思?见他如此模样,赶紧哈哈一笑,趁势打铁的道:&ldo;一向爽快的范大人,怎么变得如此畏首畏尾了?我对你的文采,那可是由衷的叹服,绝对的不让古人哪。如今酒饭已足,不如趁兴登楼,一观湖光山色如何?&rdo;

其实范仲淹也就是有那么点顾虑,却绝没有退缩的意思,闻言神色一震,哈哈笑道:&ldo;好,那我们就来个醉游岳阳楼。&rdo;

一行人等一番谦让后,滕子京与范仲淹相携而行,众人也是鱼贯而出,纷纷带着醉意,直奔岳阳楼而去。

第三十七章岳阳楼记(上)

更新时间:2011-4-277:49:27字数:1704

岳阳楼李明浩以前是来过的,不过那个时候就是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并没留下什么太多印象和感想。这次故地重游,又是与范仲淹一起,亲眼见证《岳阳楼记》的诞生,那感觉自是大大不同,一时间他不禁有些热血翻涌,心潮澎湃。

不一刻,一行人登上了名闻天下的岳阳楼。站在楼顶,望着群山环绕,碧波荡漾的洞庭湖水,凉爽的秋风拂面而来,李明浩胸怀大畅。

此时的范仲淹,心中却是另一番感受。岳阳楼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遥与祝君山相对。上溯长江,可达巴蜀,顺江而下,可至南京诸地。经湘,资,沅,澧四水,又可与湖南诸县市相连,如此显要位置,也难怪当年鲁肃驻军于此,建楼于此。做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范仲淹凭古怀今,不仅对岳阳楼的美景流连,更对岳阳楼的战略位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站在楼顶,各人心中一时感慨万端,各有所思。

范仲淹眼眶微润,躬身对滕子京深深一揖:&ldo;范某代天下万民,感谢子京,要不是你,这名闻天下的岳阳楼,后人怕是无缘得见了。&rdo;

滕子京赶快还礼:&ldo;范大人言重了,我也是不忍如此名楼毁于一旦,才着手重修,还望大人为此番重修做记,让此楼声威更震,流传千古,也不枉我一番心力了。&rdo;

&ldo;嗯,范某自当为此楼略尽绵薄之力,也不枉子京一番心血。&rdo;言罢,范仲淹一捋短须,微微沉吟,缓缓踏步而行。

李明浩知道,这万载相传的《岳阳楼记》即将诞生,一时激动的难以自持,双手乱搓,神情亢奋不已。

&ldo;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各,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rdo;

范仲淹随口缓缓吟出,早有两名书记官手持纸笔在做记录。这几句是对重建岳阳楼的背景和范仲淹受邀为此题文的一个交代。

&ldo;若夫淫雨霏霏……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rdo;范仲淹丝毫不顿,一路吟来,畅快之极,又把登岳阳楼的感受做了详尽的描述。一悲一喜,一明一暗,情景交错,互为呼应。李明浩虽然早就知道全文,还是听得入神,以前只是空背课文,现在可是身临其境,人在境中了。

&ldo;……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lso;天下有苦吾亦苦,天下有乐吾方乐&rso;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do;行文至此,范仲淹笔锋一转,一问一答,不著痕迹的将全文从景色描述和心情感受推向了一个忧国忧民的高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太子妃她有病  看向未来  木叶之宗妹天下第一  午夜中介所  重生之贵妇  诈骗文案,害人不浅  您的外挂到了[末世]  我的屠神大人  归鸢  一起走吗  [综]我还能苟  狂飙三部曲  万千妖魔为我倾倒  满城尽是黄巾军  琴帝  崛起主神空间  我还能再抢救一下[快穿]  八十年代嫁先生[穿书]  诸天最强天师  陛下欠我半座皇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